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青海省检察机关四项举措助力农民工“讨薪”

时间:2023-07-28 16:11:18来源 : 腾讯网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青海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参与调解、公开听证、办理支持起诉案件等方式依法助力农民工讨薪,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23年1至5月,全省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参与劳动保障等部门调解涉农民工劳资纠纷27次,帮助追回劳动报酬212.46万元;受理支持起诉435件,诉前促成和解289件,追回工资453.63万元;支持起诉140件,法院采纳支持起诉意见164件(含积存),涉案金额达140.47万元。合计为农民工追回欠薪806.82万元。开展涉农民工维权法律宣传71次,受众人数达7440余人,制定工作机制2项。

一、依法能动履职。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省委、最高检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立足检察工作,主动履行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省检察院下发《关于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通知》《关于拓展支持起诉职能 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通知》,各市州院成立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周密部署,逐步健全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助力农民工讨薪新模式,促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二、创新支持维权模式。一是搭建监督模型,为支持起诉赋能。全省检察机关主动运用数字检察新技术,积极搭建欠薪案件线索“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的碰撞、筛选、计算与民事行政业务产生“化学反应”,达到发现线索、推动办案的实际效果。西宁城北区检察院探索构建“工程领域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监督模型”,抓取全国、西宁市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与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欠薪数据筛选被投诉人进行比对,共办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件101件,达成诉前和解100件,帮助113位农民工拿到欠薪94.06万元,避免当事人诉累,推动矛盾化解,达到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多措并举,破解线索发现难题。针对基层院监督案件“无米下锅”的难题,全省检察机关把发现监督线索作为专项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针对交通、水利、工程建设等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领域,排查未建立农民工资专用帐户,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深入挖掘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同德县检察院积极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法院、司法、劳动仲裁等部门的工作联动,调取县人社局青海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线索台账、县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情况汇总表,积极摸排案件线索,广辟线索来源渠道。

三、促进源头治理。一是不断强化与相关责任主体协作配合,在依法办理涉农民工讨薪个案的同时,促进源头治理。化隆县检察院探索建立农民工维权检察工作室,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席会议、案件会商、协作办案、线索移送等制度,实现协作配合信息化、制度化。玛沁县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共同协商会签《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促进民事检察与诉前调解、法律援助、司法保障等工作的有效衔接。二是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多元化解矛盾的能力。贵南县检察院办理李某德等5名农民工支持起诉监督案件中,检察长亲自主持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对听证过程进行监督,通过公开听证、示证,听取各方意见,双方就争议问题达成了和解,以“接地气”的形式让农民工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四、畅通维权渠道。一是密切内部联动配合,充分运用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全省检察机关进一步增强民事行政检察与刑事、公益诉讼、控告申诉部门在助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的工作合力。共和县检察院民行部门与控申部门、刑事部门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专门通报机制,及时收集农民工讨薪的案件信息,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并在12309中心设置“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的咨询、申诉、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接待、及时办理、及时答复,提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和打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行为上的工作合力。二是充分运用“两微一端”网络平台,“法律九进”活动,多渠道开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对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工作的宣传力度。玉树州检察院组织各基层院深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工地、人流密集的广场,开展以案说法普法活动,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加强自身保护、理性维护其合法权益。黄南州检察院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为契机,向各市县人社部门提出建议加大劳动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并对县内各用人单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来源:省检察院办公室

制作:何玉蕊

审核:马会平

(2023年第611期)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