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2023年买房,5年后还能“翻一倍”吗?4个方面告诉你答案

时间:2023-02-04 14:26:08来源 : 郑州楼市观察

买房可以赚钱,在2020年以前或许很多人还会这么认为,但是从这一年开始,楼市开始进入下行通道。随着楼市的不断降温,购房者也开始回归理性,包括开发商以及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先拿开发商来说,去年开发商的业绩降幅不断扩大,甚至不少房企都从我们的视野中永久的消失。据克而瑞数据显示:

2022年1-11月,TOP100房企销总额为67268.1亿元,同比下降42.1%,降幅较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4.4%,环比下降4.9%。


(资料图片)

如果横向来看销售规模不同层级的房企数量来看也有较大的变化,其中千亿以上阵营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500-1000亿企业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1家;300-500亿企业2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100-300亿企业为4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9家。

除了开发商数据惨淡之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涉及到住宅方面的投资下降了8.3%。房屋新开工面积103722万平方米,下降37.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5934万平方米,下降38.5%。

房地产行业投资减少,和开发商拿地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开发商新房卖不动,一方面借不到新的资金,还有巨额的债务等着还,自然不敢再大张旗鼓的买地了。

大家也看到了,整个2022年都在围绕“救市”来发布各种政策,“保交楼”更是成为贯彻全行业的年度关键词,一切都是为了恢复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让楼市尽快回暖。但最后的种种数据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效果很一般,或者说是很差。

那么2023年买房,5年后还能“翻一倍”吗?其实4个方面的表现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方面一:开发商拿地情绪仍处于低迷状态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91亿元,同比下降29.4%,受重点城市仅一城土拍及春节假期错峰的影响,供应量呈季节性回落,企业拿地节奏明显变缓,拿地企业主要以地方城投及本土民企为主。

方面二:百城新房价格已连续7个月下跌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023年1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2%,连续7个月环比下跌。

方面三:2023年,开发商还有大笔债务等着还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3年房企到期的信用债及海外债券,总金额累计有9579.6亿元。当然,这个金额还只是看得见的表内的,也不包括应付未付,一直拖欠很久的各种应付款。

方面四:2022年全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数据,2022年人口净增长为负85万人,也就是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85万。这是自1961年以来,时隔61年,中国再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总结一下,人口负增长,人口的减少,意味着未来购买力的减少;开发商依然有巨大的债务等着偿还,甚至比2022年更多,意味着未来降价促销的力度或许还会进一步加大。再加上保障房、租售同权、房产税等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的加快建设落地,你认为今年买房,5年后还有可能实现“翻一倍”吗?

关键词: 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 环比下跌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