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震惊!日本画家用“变态”绘画方式挑战冷军,4年画了一幅4米高巨画,让人越看越可怕

时间:2023-08-25 12:59:40来源 : 个人图书馆-陈洪标写字说画

震惊!日本画家用20多年练就的“变态”绘画方式挑战冷军,4年画了一幅4米高巨画,让人越看越可怕!

▲池田学画作《兴亡史》局部。

冷军是中国画坛的标杆,这并不是说他的画是天下老子第一,只是他画画不择手段,电焊、烧洞、钻孔,垃圾堆砌,铁丝捆绑以及牛不相及的混搭……只要能达到预设目标和视觉效果,他什么都会干;为了达到和模特感同身受,大冬天在画室里他和模特一样也只穿单衣,把自己冻得发抖;因为他干得太认真,所有的细节都不放过,都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所以他的画太逼真,太真实,太深刻,真实和深刻都到了残忍的地步。


(相关资料图)

▲冷军油画作《肖像之相——小唐》局部。

这自然就成了业内的标杆。所以一有出类拔萃的绘画人才,都会被拿来和冷军比较,就会被人家PK。现在,有一位和冷军一样把绘画做到极致的70后画家,他有资格可以和冷军一较高下。他们都是靠细节说话的,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挑战这个领域的极限。这位画家尽管不是和冷军比较人物肖像,但因为在细节上常常让人瞠目结舌,而被称作绘画界的“细节狂魔”。他向冷军挑战的,就是细节上的极限刻画。

▲池田学画作《大海》。

冷军画一幅人物肖像,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每个人物的眼中都有着各自的故事,而人物的头发,脸上的痘痘、暗疮,哪怕皮肤上极其细微的丝丝绒毛等这些细节,也都能刻画得很清晰;同样人物身上的衣服首饰,包括毛衣的起球,牛仔衣袖口起毛的毛边,都一一呈现在你眼前。

▲池田学用蘸水笔在画画。

而这位和冷军相差10岁的画家,他画的都是自己想象的场景,与冷军相同之处,就是每一个极其细微的细节也都不放过。

他是用笔头仅有0.1毫米的蘸水笔作画,而且每幅画的高和宽都在三四米,也就是说这一幅12平方米的画面上,不知道要画上多少亿笔。

他并且不是用针管笔可以连续作画,他用的是蘸水笔,蘸一次画一笔。这种被称为“变态”的绘画方式,不是一般的画家能够做到的,他是用20多年时间才掌握了这种奇特的“变态”的绘画方式。

▲池田学画作《Meltdown》。

他就是日本70后新锐画家池田学,出生于日本佐贺县多久市。从小就被漫画和动画片影响。他说,这种日本特别的文化是他血液里的一部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先后赴加拿大温哥华和美国访问学习。池田学的作品深受日本传统画风的影响,画面纷繁复杂,充满魔幻,所描述的那些故事都带有世界末日的情怀,大都来自日本漫画和动画的灵感。

▲池田学画作《预兆》局部。

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大自然为主,和冷军一样,曾一度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以及人类濒临灭绝的危机感。

比如池田学在《兴亡史》中,折射日本多次重大历史转折事件,从浩浩荡荡出海作战的海军战舰,到天上整齐划一的空军战机,从幕府时代保存至今完好的京都二之丸御殿,到落满樱花的日本古建筑,所有这些内容都被揉进了画面中,但是最终却成了一座孤岛,是一幢建在悬崖上岌岌可危的老楼,是一堆巨大的垃圾。

▲池田学画作《兴亡史》。

这幅4米高3米宽的巨画,无穷的场景,精美的画风、精湛的笔触,无不让人惊叹!同时因画面上充满了各种细节,数量之多,又相互掺杂扭曲变形,细看之下,让人看了越看越可怕。尤其在你知道了那些藏在细节魔鬼背后的真相后,你必定会细思极恐!这已不局限于很多网友所说的,看了画面上那些极其细微的细节,是越看越可怕。真正可怕的远不止这一些。

首先,这个70后池田学的心境太可怕,他用的画笔可是笔头只有0.1毫米的蘸水笔,不能有太多的墨水,蘸一次只能画一笔,线条还不能太长。最关键的是,每画一笔都不能出错,因为它无法修改,不像水墨画和油画可以有很多办法修改补笔或覆盖,用蘸水笔画是每一笔都关系着成败,是真正的一笔定乾坤,所以用这种笔画一幅4米高3米宽的画,如果不能做到心静如水,基本都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他的毅力太可怕,他在一笔一笔画这幅画的时候,他也有过萎靡,也有过泄气,尤其一天坐着画8个多小时,长时间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相互缠绕,又不到0.1毫米的极细极细的线条,不仅让他眼睛刺痛,而且也不知道要画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但是,他战胜了自己,用整整4年的时间,画完了这幅画。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更可怕的是,他紧接着,又向自己发出挑战,用了6年时间画了另一幅《存在》,这幅画完成后,他大病了一场,不过,他很自豪地向自己宣告,从此,他再也不担心一幅画要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有着这样毅力的人,在世界画坛上,几乎无人能及。

▲池田学画作《存在》。

▲池田学在创作。

▲池田学的画作《重生》局部。

就凭这两点,你说池田学这个画家可怕不可怕?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