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去过这里,就再也看不上其他地方了!

时间:2023-08-25 19:34:10来源 : 互联网

去格聂之前,就已久闻大名。那时还在纳闷,凭什么偏偏就是格聂被再三夸奖和推荐,几乎每一个去过的人都成了它的自来水。

直到上个月我去了趟格聂,也成了它的自来水,格聂真的配得上世人加在它身上的全部虚名!


(资料图片)

终于去到了格聂

格聂徒步的第一天是进行高海拔适应性徒步,徒步5公里到达然日卡村。其实在今天,就已经能看到独属于格聂的经典景观,因为从开始徒步的第一步,就彻底走进了花海里,就能看到远处的格聂神山。站在花海中间向四周一望,近处是一层叠一层各种颜色的花,远处的花贴满山坡,绿色的坡面上像盖了一层黄色的绒毛,再配上蓝天白云。“宫崎骏的夏天”,绝对不是一句虚言。

当天一整天都是在山坡上徒步,左边是绵延起伏的山丘,右边是高度骤降的河谷,河谷再往右看,海拔极速爬升,格聂神山就藏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当晚到达然日卡村,丁真的老家。到营地的时候偏逢大雨,哪也去不了,一行人就坐在帐篷静坐听雨。

不久后雨停,营地的藏家把音响提出来,放藏曲版disco,一行人围在那跳舞,一直跳到太阳下山。然后他们又把音响挪到屋里,继续跳。那个房间是很典型的藏式民居,狭长的客厅,座位沿整个面墙铺设。作为前面是长桌,再往前是活动区域,他们就在这里跳舞。座位正对着的那面墙,摆满了形状各异的器皿,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装饰品。房屋的灯照在这面墙上,那面墙在我看来熠熠生辉,墙下又有人跳锅庄,那个场景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太惬意了。

第三天的行程是从新冷古寺前往老冷古寺,去之前就知道老冷古寺是我们此行离格聂最近的一个点。可惜到达之后,格聂的山头一直藏在云里不出来,在寺庙的台阶等了半个小时,还是没等到它露出真容。

但运气极好的是,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有一个驻守寺庙的喇嘛,他带我们参观老冷古寺,从一楼的大殿转到二楼藏佛殿。藏佛殿里有1000座释迦摩尼的小型佛像,我们进去的时候,喇嘛一直帮我们撑着门,对每一个进去的人低头祈祷一句。

最开始到达老冷古寺,我的印象是前厅内斑驳凋落的画着佛像的墙壁;进入寺庙后,我的印象变成浓郁的佛香、漂浮在透过屋顶的阳光中的灰尘、一踩上去上去嘎吱作响的木梯;如今时隔一个月再去回想那天的情形,印象中只剩下那个驻守寺庙的喇嘛,他全程微笑地迎接我们到来,带我们参观和讲解佛像,给我们提供热水,帮我们拍大合照,耐心回答我们每一个问题,他尽可能地照顾了所有人。他就像他守着的那座寺庙一样,古朴、温和又肃穆。

新老冷古寺都是依山而建,屋舍按山势层层排列,寺庙背后都有伫立着锯齿雪峰。站在这两座寺庙的任何位置,抬头都可以看到伟岸的格聂主峰,这种近距离凝视会带来令人窒息的美感。

那天从冷古寺下来前往冷达营地的路上,断断续续下了一天雨的天空在此刻终于放晴。一个偶然的回头,我看到了可以说是这趟行程最好看的一个场景。阳光正好洒在新冷古寺的金顶上,照射出一个巨大的金色光圈。寺庙之上,格聂山顶的云雾已经散开,露出覆雪如奶油冰淇淋般的山顶,不知道是不是下过雨的缘故,山体在那个时刻显得特别水色油光,更显得青绿。这时山顶之上的云层并没有散开,聚在山顶上方。就这么一幅场景,由乌云、神山山顶、熠熠山体、闪着金光的寺庙组成,神奇的同时又很庄重。

接下来的一天是从冷达营地徒步到夯达营地,这一天是一半在花海,一半在树林。在花海中徒步的那一段,左边就是近在咫尺的格聂,而且因为地形的差异,我们看的不是格聂的山体,而是直接能看到格聂的山顶!

首先是从远处看,隐约可以看到一点格聂山顶,愈往前走,格聂的山顶就愈发显露。走到花海边缘时,就是观赏格聂的最佳视角。

当晚露营地夯达营地,也是极美的。帐篷扎在花海当中不说,一出帐篷,迎面就能看见格聂神山的整个山体。在正常情况下,到达夯达营地的时间在下午四点左右,这就意味着你有充足的时间去欣赏这里的自然环境,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去观看整场日落。

那天,我们吃完饭,坐在营地等日落,队里的小朋友在旁边跑来跑去,大人们围坐着聊天,不远处的天光慢慢消逝。山里的日落总是会给人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因为太阳光总是会在彻底消失前燃烧得特别猛烈,整片天空像镀了层金,然后再是日薄西山,阳光渐行渐远。

那时候,小朋友们也刚好跑累了,挤在大人身边听他们讲话。很奇怪,那瞬间,我竟然在从未去过的格聂山脚下,有了一种小时候过年回农村那种大家族的感觉。大自然果不出所料,它就是会在当下,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夯达营地之后,就是热梯营地。去之前,晃晃就跟我说这天是最好看的,我怀着巨大期待。可惜结果是那天下了一整天的雨,云层一直很低,我清晰地我们就是在向着格聂神山前进,并且能感觉到我们离它越来越近。但无论怎么盼望,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山的面貌。

川西夏天的天气确实很难预测,但秋天会好很多,天气稳定,能见度很高,全程看见格聂的概率比夏天高得多,而且有了秋色彩林的加持,秋天的热梯也会更加好看。

秋季热梯实拍

川西颜值天花板凭什么是格聂?

那格聂是什么样的大自然呢?

格聂区域雪峰林立,其中有三座神山,其中格聂主峰海拔6204米,肖扎神山海拔5807米,克麦隆神山海拔5780米。格聂神山山体和缓,主峰左右有四峰拱卫,两旁的群峰次第排列,主峰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散发出夺目光彩。

格聂山是横断沙鲁里山脉的主峰,被称为“横断山脉之心”。主峰终年白雪皑皑,山腰有以云杉、冷杉、高山栎为主的原始森林,其间飞泉瀑布倾泻而下,山下有广阔的草原和森林,清澈碧透的湖泊相交映,周围山形秀丽地貌奇特,山峦上野羊成群,牛,熊等动物和走地鸡等珍稀鸡雉时常在在林间出没,保存了完整的自然生态。

横断山脉,世界上最年轻的褶皱山系之一,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也是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七条绵延的山脉,六条奔腾的大江,共同造就了高山、深谷与河流的独特地貌。

而格聂山的北坡陡峭,基岩裸露,巨石狼藉;南坡终年冰雪覆盖,冰塔林立;东部,是四川冰川湖最为集中的地方,冰碛垄、冰漂砾、冰川湖随处可见;山麓面上尽是遮天蔽日的高原森林,森林往下紧接原始灌木丛、草地,宽谷底部是弯曲的河道和密集的沼泽草甸,形成了富庶而美丽的高原牧场。

有着“横断山脉之心”的格聂,必然集中了川西和横断山脉的精华景色。

《中国国家地理》曾经这样形容:“如果你去过孤傲的贡嘎山,也看过美丽的四姑娘山,那么这座深藏在川西群山深处的大山,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四川雪山的最后秘境。”

1877年,知名探险家William Gill首次发现了格聂山,他在日记中写道:“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座高大的山峰。在这里,任何旅行者都可以体会到藏人的心情,为何他们会把她称之为圣山……”

在格聂遇到了特别好的人类

说完了盛誉如此之多的格聂风景,再来说说格聂的人。

这趟行程,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几个当地的藏族协作。

他们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0岁,后来跟他们聊天,得知他们基本上全结婚了,这还好,后面又得知他们大部分人是由父母安排,在结婚当天才知道新娘长什么样。这让我大为震惊,不过很快又将其合理化。

我们聊到了生活,他们说他们从没去过成都,挣得钱全部用来修房子,说到这里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家的房子,确实非常金碧辉煌,金色横梁、雕花装饰,墙上摆了许多精美的器皿,家里有神龛,甚至还有壁炉。

真-金碧辉煌

他说他的目标就是把房子装好,把父母接过来,给他们养老,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生活。他还给我看他们一家人一起上山挖虫草,结果没找到虫草却用雪一比一复刻出一个白塔的视频。

听他说这些话,当下我就觉得太老派了,非常old school。当我周围的同龄人张口闭口都是梦想、远方、自由这些词的时候,另一个地方的同龄人在如此早的时候就承担起了信仰和家庭的责任。

而且还长得超级帅!!!

行程结束之后,在理塘街头骑共享电瓶车乱逛,人生少有的体验。穿着羽绒服、带着保暖帽,仍然抵不过迎面而来的狂风,街旁形形色色人和车流像电影场景从我眼前掠过。

这种情况下走错了几个路口,旁边就是318国道,重型大卡从身旁嘶鸣通过。就在骑电瓶车这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问了自己无数次“是什么样的境遇让我这个时候在理塘骑电瓶车”。

最近一年我在很多时候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在伊犁,走出琼库什台在游客中心等摆渡车,我无聊到坐在地上挖石头(?

抬头看到琼库什台的山山水水时我又想了到那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境遇让我这个时候坐在挖石头(?x2

伊犁

除了幸运,还是幸运

之所以无数次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样的场景离我原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

今年我刷到好几个大学同学结婚,这倒还好,24、25左右的年纪结婚很正常。

但我有相当一部分的初高中同学,他们的孩子快的都即将上小学了。这一两年我经常一刷朋友圈,就猛然得知过去的同学喜当爹妈的消息,还会看到同样当爹妈的同学在下面评论祝贺。这种冲击,怎么说,就感觉像是彻彻底底的成人世界和与之附带的责任劈头盖脸砸过来。

理塘遇到的小娃

但潜意识里又始终觉得我离我同学这种生活很近。

我出生和成长在一个淘汰率很高的地方,小学淘汰一批,初中淘汰一批,高中淘汰一批,更别说致命的08年,淘汰了三分之二的小孩子和老年人。我不觉得这种淘汰是一场竞争,甚至觉得它跟现在所谓的“竞争”、“内卷’边都沾不上,我们那里不会有补习班,连出省都很少,何况出国。也不可能像城市孩子考不上初中高中大学后有资本和机会去选择读书以外的路,没考上初中的同学去念了技校,在学校里混着,毕业后十五六岁。运气好的,跟着某个叔叔去修路修房子,考个驾照开塔吊或者推土机,勤快点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块钱。运气不好就去饭店洗碗帮厨或者去乡镇幼儿园当临时工,一个月一千到四千不等。这种语境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极早结婚生子。其他考不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同学,他们的归宿与初中那部分被淘汰的同学殊途同归。

我对故乡没有太多的眷念,这个故乡可能是全国最新的故乡,街上没有任何一栋存在15年以上的房子,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承载了我们这批人的童年回忆。但就是这几年我越来越经常地想起我那批同学,但就是这么一个新闻里说"充满生机”的新城,淘汰了一批又一批除了读书以外很难再有通道向上走的年轻人。

所以我屡次出门,屡次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当然,不否认他们的生活也过得很快乐,就像我在格聂遇到的藏族小哥一样,他们真的为自己现在生活感到幸福和满足,我也真的为他们高兴。但“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和“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之中存在着巨大鸿沟,回到那个“就是什么样的境遇带我来到了这里”问题,我发现这个问题的背后更多是感到自己的幸运,坦白说我也是一个没有多少选择权的人,是各种机遇和运气带我走进了那些山,遇见了那些人。

又发了多这么感触,每次进山我都会变成老妈子。不过这种感觉也只有大自然能带给我们,看见山川湖海,看见当地生活着的人,看见自己。

夏天的格聂,带给我了一个完美夏天。

而秋天的格聂,只会更美!秋季会让山峰的外形更加清晰俊朗,能更直观地感受格聂的美!所以秋天去格聂吧,一定能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格聂徒步vlog

本文同款线路:格聂秋季徒步大会,报名即送Gregory格里高利18L背包!仅有一期!

仅此一期:10月07日-10月13日

点此报名⬇

千面·格聂秋季徒步大会

活动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并添加微信咨询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